您现在所在位置:首页>>新闻中心>>行业动态

行业动态

常见问题

记者探访“碳汇大厦”

发布日期:2023-08-03 08:10:54

image.png


武汉市中北路青鱼嘴,位于武昌区金融产业格局的核心地带。来到这里,众多金融楼宇之间,一座32层的灰蓝色外观建筑矗立在记者眼前,这正是武昌区小有名气的“碳汇大厦”,也是该区打造全国碳金融集聚区和绿色转型发展新地标。

“目前,全国碳市场有两个中心,交易中心在上海,注册登记结算中心在武汉。同时,湖北省也是七个全国碳市场试点地区之一,武昌区也正在进行气候投融资及碳普惠试点。”中国(武汉)双碳产业暨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阎忠宁告诉记者,基于以上优势,武昌区首创提出了“打造全国碳金融集聚区”计划,以碳汇大厦为载体,打造全国首个碳交易金融创新楼宇,吸引双碳领域头部企业在此落户。

据了解,碳汇大厦于2021年竣工,总建筑面积约7.87万平方米,由武汉首义科技创新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首义科创投”)完成置换和购买工作,并于2022年10月正式启用,是一座较为“年轻”的建筑。

早晨9点,碳汇大厦大厅内不时有人进进出出,这其中,既有入驻企业的工作人员,也不乏忙碌的装修人员。大厅中两块楼层指引标牌上陈列着入驻的企业名称。相关人员向记者介绍,目前大厦已有中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有限公司(中碳登)、中碳科技等28家企业及机构入驻;同时,还有不少企业正在进行室内装修,等待装修完毕后正式搬迁,其中就包含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。

“入驻我们大厦的企业全部是与碳产业相关的,这是一个硬性的要求。”首义科创投副总经理马激光告诉记者,“之前我们到北上广深调研发现,这些城市的碳企业可能很多,但它们相对分散,没有在一栋楼里形成集聚。实际上碳汇大厦是全国首个碳金融交易服务的特色楼宇。”

随着我国“双碳”目标的提出,“碳汇”“碳金融”已不再是公众全然陌生的概念,但“碳汇大厦”仍然还是让人耳目一新的存在。阎忠宁表示,碳汇大厦以核心企业打造核心楼宇,辐射周边楼宇形成低碳产业链,有助于全国低碳产业示范区、全国碳金融集聚区建设。

当前,大厦内规划了碳金融集聚区、碳市场服务区、碳管理咨询区、碳科技创新区、碳产业发展区五个专区,初步形成了“一栋楼就是上下游”的碳市场服务产业链。这为入驻企业提供了不小的便利。

位于大厦14层的本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是一家提供综合能源管理解服务的科技型企业,刚刚入驻大厦不久。“双碳目标下,我们的业务也逐渐在向‘绿碳’管理转型。我们原本的办公地点在一站地铁之外,入驻碳汇大厦方便我们与行业内其他企业交流,这不论是从当前的业务层面,还是未来的公司战略发展层面来说,都是一个共赢。”该公司总经理彭驰向记者表示。

为推进“碳汇大厦”专业楼宇碳品牌建设,大厦还成立了招商服务专班,打造更加广袤的涉碳“朋友圈”,进一步发挥“磁吸效应”,并针对入驻的碳科技企业、总部企业、上市企业可给予专项支持。据悉,武昌区财政亦按照起步首期10亿,每年不低于2亿元的资金规模,设立武昌区金融业发展基金专项计划,用于推动碳金融集聚区建设。


400-007-0633